欢迎你,同行者
起航必读 · 5.28更新

欢迎你,同行者

Hi,谢谢你的信任和支持,欢迎使用「闪闪人生推进器」,一起在充满变化和不确定的生活中,稳健搞定要事,探索创造内心想要的生活 😃

这里有哪些资源和机会,推荐怎么使用?

这是很多伙伴关心的问题,毕竟我们的时间、精力等资源都非常宝贵且有限,肯定希望尽量降低试错成本。

(opens in a new tab)作为主理人,就来整体盘点一下,以便你在接下来相互陪伴支持的路上,更有全局观、合理安排资源投入。

1. 这里有哪些资源机会?

在现代社会,获取知识的门槛已大幅下降。但,知道的知识再多,如果不转化成行动,也难以给人生带来切实改变。

因此,「闪闪人生推进器」旨在协助你有效行动起来,稳健搞定要事、探索创造内心想要的生活

具体怎么协助你呢?

这组帮手不会追求大而全,比如提供各种主题的故事或诀窍分享、线上线下活动等(这些产品服务在你的行业领域已有不少,你去搜就有),而是聚焦于协助你做好一件在充满不确定且快速变化的时代里,对稳健前行很重要却往往被忽视的事 —— 保持从人生全局梳理、推进并迭代人生规划计划,做好「人生战略管理」

更具体点说,是协助你以高频且稳定的节奏,思考和审视下图所列人生战略规划、拆解落地并迭代的关键问题: pattern-monthly-2305-5

如何进行这些问题的探索、落地和迭代呢?

目前主要由紧密相关的两部分产品服务为你提供支持:

  1. 一套应对 VUCA 时代的人生战略管理方法和工具包
  2. 人生重点项目推进会 + 我的陪跑和答疑

接下来随着「人生重点项目推进会」开始,你在会前准备和参会过程,就会陆续接触:) pattern-monthly-2305-4

那每次参会要做什么?

人生重点项目推进会的核心目的,是协助你尽早发现自己的规划尤其下步突破口和探索计划是否靠谱、如何迭代,尽早解除卡点阻力往前迈一步,并内化这些实践框架,从而在会下更稳健地搞定要事、探索创造。

每次会议一般 1h 或 1.5h ,会上主要有两大环节:

  1. 分组互动:现场两人一组,轮流作为主创者和共创者,根据特定流程回答一系列结构化问题,以便尽早发现自己的下步规划是否靠谱、如何迭代
  2. 人生战略管理实践答疑:关于梳理、推进和迭代人生规划上的实践疑难,如果想快速了解我视角,欢迎抛出交流

逐步熟悉玩法后,每次会前准备一般需要 0.5-1h 。如果之前还没深入梳理过人生期许和实现方案,或超过 2 个月没审视和更新,那月度第一次会议前,估计会用 3h 左右来起草方案初稿。

具体跟着飞书里 @小闪同学 给的你消息来准备就好,她会为我们发送会前准备会后任务。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、尤其是不知道为下一次参会做什么时,就到飞书里瞅瞅她的消息。

2. 怎么用好这些资源机会?

推荐留意以下四大要点:

1. 优先保障来参会,哪怕没来得及完成会前准备

如果能挤出的时间很有限,是优先自己用模板梳理思路、放弃参会,还是来跳过会前准备、直接参会呢?

推荐优先保障来参会。因为这样更易建立并保持良性循环,具体来说:

  1. 人是关系的产物,处于不同的关系情境中,会呈现不同的面貌。参会可以让你换个情境,更易看到自己的不同侧面,看见更丰富立体的自我、加深自我认知。也更易打开思路、激发灵感和动力,从而创造更多改变。

    而且,这里的小组互动流程一般有2个版本,一个适用于已进行会前准备,另一个适用于未进行会前准备。如此,你即使没来得及会前准备,也能参与进来,借口头表达,轻快形成下一步的探索思路,更踏实从容往前走。


  1. 人类行为遵循「最省力原则(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)」,怎么低功耗怎么来。越省力,越易保持。当下和未来总体的功耗越低,越易保持。

    相比独自书写,通过真人对话、提问来输出,通常更省力、易持续。毕竟相互交流,是人类进化早期就在进行的活动,比独自书写更符合我们的本能。

    cHse4r

    此外,现场有结构化的问题清单保障提问质量,助你更客观地看待当前进展、激发灵感,你会更易为自己建立正反馈进入良性循环,也更易保持全局分析、稳健迭代,远离恶性循环

所以,如果你时间非常有限,推荐优先参会,而不是自己使用模板哦。这样可以更容易建立和保持良性循环,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2. 观察那些和自己类似的伙伴,前行路上踩了哪些坑

多项研究发现,负面效应(negativity bias) 普遍存在——即使在同等强度的情况下,消极事物(如不愉快的想法、情绪或社会交往,有害/创伤性事件)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过程的影响,比中性或积极事物更大。

这个 正面与负面的非对称性(positive-negative asymmetry),意味着什么?

同样的资源投入,用来避免错误做法,相较在正确做法上继续精进,投入产出比 通常更高

positive-negative_asymmetry.jpeg

所以,除了研究最佳实践,别忘了多多了解常见陷阱误区,并留心避免。这也是一项投入产出比很高的行动,值得花时间。


不过这个世界被记录分享的更多是成功之路,失误的、踩坑的、失败的,虽然发生得更多,但被记录下来、分享出来的却少很多。

而用「闪闪人生推进器」,我们不仅会交流取得了哪些成果、有怎样的启发行动,还会交流进展和预期有哪些差距、有怎样的启发行动。

如果你想降低试错成本,不妨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,观察总结那些和自己类似的伙伴,比如对人生的期待相似,或人格特质、认知能力、动机偏好相似的伙伴,看看他们前行路上踩了哪些坑,一起避免重蹈覆辙:)

此外,我也会持续记录分享我观察到的典型陷阱、误区。如果你需要,欢迎在本页面右上角搜索 陷阱 查看:D

3. 多多分享目标规划和需求/行动进展/感触反思/收获感谢

前行路上难免遇到超出个人水平的挑战,需要撬动外力支持。

怎么更易获得支持?日常多多积累信任和声誉。

如何更易积累信任和声誉?

最高效的办法,就是以终为始高频分享 目标规划和需求/行动进展/感触反思/收获感谢。

一是因为这会提高我们检验想法的频次,既能收到更多反馈、发现改进的机会,也能激发我们不断迭代改进、提高迭代速度,从而使这些想法更加可靠,更快速、高效地创造价值。

二是因为信息和信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—— 主动分享更多信息,尤其是分享自己的目标规划和需求、行动进展、感触反思、收获感谢等,不仅能积累信任,还能让他人了解更多背景信息,这些都很有助于提升我们获得帮助的效率。

这些都会让我们积累更多信任和声誉,从而更愿意继续分享,进一步积累更多信任和声誉,激活更多良性循环(飞轮、增强回路)

eiPNSj

所以,强烈推荐你:

  1. 日常,多多分享 自己的目标规划和需求/行动进展/感触反思/收获感谢,特别是和你欣赏的师友分享
  2. 会上小组互动环节,把握机会练习积极倾听反馈,以便加深内化这些互动模式、平常更易和他人建立信任。比如,参考这些问题,分享你的倾听反馈(不用记,现场流程里也有):
    1. 主创者的规划/计划/自省,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由此,我打算开始、停止或继续保持什么 行动或思考方式?
    2. 主创者有哪些重复出现的模式,或让我特别欣赏的特质?
    3. 对梳理目标规划和复盘的方法,我有哪些新的理解和感触?

这会让你的人生越来越蓬勃发展:D

4. 使用这里的工具包时,多搜索,多刷新

「闪闪人生」为你提供的工具包已汇总在这个网站上,而且在不断迭代,越来越完善。不过,看这些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。要想让人生产生切实变化,尽快启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。

因此,无需等到浏览完所有内容再开始,而是根据飞书上 @小闪同学 发你的任务指引,先基于现有认知,快速产出一版人生期许和实现方案,开始探索测试、迭代完善,直到相对靠谱。然后,拆解未来一两个月最值得重点探索突破的课题,细化项目计划并落地。

那这个网站的内容何时派上用场?你遇到疑问的时候。把这里当做一般软件的帮助文档就好,就像你用飞书等 App 一样,使用过程有疑问了再查阅帮助文档,而非先看完帮助文档再使用飞书。

不必担心会错过什么或没跟上节奏,因为会前最需要产出的东西和涉及的材料,小助手 @小闪同学 会在飞书上发给你:)

此外,这里的工具包在持续更新,推荐时常刷新页面(快捷键:Ctrl/command +R),以便取用最新版:D

3. 注意:遵守行动伦理,保护彼此隐私

接下来,你即将遇到你的旅途伙伴,还请遵循以下「行动伦理」,珍惜共同行动人的信任,共同创造安全的自我表露空间:

  1. 除非获得他人允许,不以截图或复制等形式分享他人的书写内容,比如人生愿景、规划、进展复盘等思考
  2. 如果想和其他朋友谈论来自他人内容的感悟收获,不提及他人的隐私信息,例如姓名、城市、生活细节等

此外,如果你想保护个人隐私,还可以进行以下操作:

  1. 飞书换个名称,让别人对应不上是你;修改步骤见官方文档:修改名字、头像和签名 (opens in a new tab)
  2. 视频会议时,使用虚拟头像;或者不开摄像头。操作详见官网文档:快速玩转视频会议 (opens in a new tab)
  3. 梳理自己的内容时,如果涉及敏感信息,就脱敏处理;比如用字母代替项目名称,数字只写量级等

最后,一个小提示:

你是自己人生项目的负责人,任何时候都可以 自主安排资源投入和进度

这里没有统一进度要求,不用担心进度落后,随时可加入、从当前会议开始行动。只要规则没有阻止,也欢迎你尝试各种姿势,撬动外力实现设想。

按个人需求和情况,取用这里的资源机会就好:)


谢谢你耐心看到这里,很开心有你并肩同行
期待接下来,一起稳健搞定要事、探索创造内心想要的生活 🤗